注册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专家视点: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十三五”建材产业发展

来源: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9日 浏览:
摘要: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指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以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阶段,形成一种新态势。

  一、如何认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指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以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阶段,形成一种新态势。

  ㈠  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到中速增长阶段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发展态势,我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呈逐步下降的趋势。2000~2010年,GDP增速保持平均10.6%的平均速度增长,其他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基本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从2010年开始,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明显减速。特别是2014年以来,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见表1。

  表1 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 

指标

年均增速(%

2000~2010

2010~2013

2014

2015.1~6

GDP(亿元)

10.6

8.2

7.4

7.0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3.8

17.1

15.3

11.4

财政收入(亿元)

20.0

15.8

8.6

4.7

进出口贸易额(亿美元)

20.1

11.9

2.3

-6.9

外汇储备(亿美元)

32.9

10.3

0.6

-7.5

人民币贷款总额(亿元)

17.0

14.5

13.6

8.0

      从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看发展态势。表2选取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能源、原材料、汽车等产品分析,其明显的变化特征是: 2000~2010年,几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基本保持二位数的高速增长。而2010年以后增速逐年下降,2010年~2013年增速下降为一位数增长,2014年开始,增长速度加速下降,2015年上半年部分工业品出现了负增长。

中国的经济发展,告别了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了中速发展的新阶段。

  表2 主要工业品产量年均增长速度 

指标

年均增速(%

2000~2010

2010~2013

2014

2015.1~6

发电量(亿度)

12

8.7

4.0

-1.3

粗钢(万吨)

17.8

7.5

1.2

-1.3

汽车(万辆)

24.3

6.6

7.3

2.6

乙烯(万吨)

11.6

4.6

6.1

2.3

原煤(亿吨)

9.6

4.3

-2.5

-5.8

水泥(亿吨)

12.2

8.8

2.3

-5.3

       ㈡ 经济高速增长及其变化原因分析

  1、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根本的原因在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

  ——改革红利。全面推进的农村改革、国企改革、放开对民营经济的控制、计划体制、投资体制、财税体制的改革、金融体系的改革以及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使经济发展充满了活力。

  ——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全面放开。全面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技术与管理;加入WTO,国际市场的全面开放使中国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持续高速增长,由2000年的4743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9728亿美元,年均增长2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见表3。

  表3 我国进出口贸易额               单位:万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出口额

(亿美元)

进口额

(亿美元)

进出口差额

(亿美元)

2000

4743

2492

2251

241

2005

14219

7620

6600

1020

2010

29728

15779

13948

1831

2014

43032

23428

19604

3824

       ——要素低价格投入。我国以较低价格的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投入,吸引国内外资本的投入,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稳步快速推进,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增加到2010年的50%,10年增加了13.8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升级。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由吃穿为主的温饱型消费阶段,进入以住行为主的小康型消费阶段。城乡人均住房面积持续增长,汽车消费快速进入家庭,见表4。

  表4 消费结构升级:住、行消费快速增长

指标

1980

2000

2010

2013

2014

人均GDP(元)

463

7858

30015

41805

46531

人均GDP(美元)

309

949

4532

6835

7575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478

6280

19109

26955

28844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191

2253

5919

8896

9892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

7.2

20.3

31.6

32.9(2012

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

9.4

24.8

34.1

37.1(2012

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辆)

-

0.5

13.1

21.5(2012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由2000年的3.29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81万亿元,年均增长23.8%,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投资增长见下图。

  

  2000~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占GDP的比重图

  

 

        2、经济高速增长难以持续的原因

  进入“十二五”以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诸多因素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加之我国经济规模总量大幅度提高,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量的绝对值,要比10年前高出数倍,因此经济增长速度逐步降低,是符合经济增长规律的正常现象。

  ——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过度依赖。一般来讲,国内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在70%以上,其次是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但我国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低于50%,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投资占GDP的比重持续增加,比例过高,难以持续。

  消费、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见表5。

表五 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对出口和投资的过度依赖

年份

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贡献率

(%)

拉  动

(百分点)

贡献率

(%)

拉  动

(百分点)

贡献率

(%)

拉  动

(百分点)

1990

47.8

1.8

1.8

0.1

50.4

1.9

2000

65.1

5.5

22.4

1.9

12.5

1.0

2005

39.0

4.4

38.8

4.4

22.2

2.5

2006

40.3

5.1

43.6

5.5

16.1

2.1

2007

39.6

5.6

42.4

6.0

18.0

2.6

2008

44.2

4.2

47.0

4.5

8.8

0.9

2009

49.8

4.6

87.6

8.1

-37.4

-3.5

2010

43.1

4.5

52.9

5.5

4.0

0.4

2011

56.5

5.3

47.7

4.4

-4.2

-0.4

2012

55.0

4.2

47.1

3.6

-2.1

-0.1

2013

50.0

3.9

54.4

4.2

-4.4

-0.3

2014

50.2

3.7

48.5

3.6

1.3

0.1

      ——改革开放的红利逐步消失。经济体制改革的边际效益逐步递减,进一步深化改革面临新的矛盾与困难。全面对外开放,面临国际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在逐步减弱。

  ——要素价格全面上涨。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我国传统制造业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

  ——人口老龄化加速,未富先老矛盾突出,劳动力供给从严重过剩转向结构性短缺,人力资源成本快速增长。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胁人民的安全与健康,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货物贸易大国,世界500种工业品中,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工业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工业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能在逐步减弱。

  ㈢  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及新增长点

  1、特点

  ⑴  消费结构的升级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发生了新的变化,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

  ——从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升级。居民消费从改革开放的前20年,以衣食为主的温饱型消费阶段,到后15年,以住、行为主的小康型生存消费阶段,逐步开始向以教育、文化、体育、医疗保健为主的发展型消费升级。

  ——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休闲、旅游等服务型消费快速增长。

  ——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如信息消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消费比重逐步加大。

  消费结构升级的核心是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物质需求的相对减少,从而推进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

  ⑵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逐步解决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问题。在保持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避免大的波动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收入分配,扩大国内消费,稳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逐步降低投资占GDP的比重,减少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虽然会适度放缓经济增长速度,但却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防范经济系统风险必须解决的问题。

  ⑶  经济发展从数量扩张为主转到质量提升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物质需求增长的减速,以及我国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现实,经济发展已从数量扩张为主,转向适应需求水平提高和需求结构升级的质量提升为主。扩大一般工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⑷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转变

  我国以重化工业高速发展为特征的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开始转向工业化后期。原材料工业发展逐步减速并趋于需求增长的饱和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逐步减弱,制造业开始由传统产业为主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转变。

  工业化进程见表6。

 表6 工业化进程对照表

时期

人均GDP

(美元)

三次产业

产值结构

城镇化率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

阶段判断

1

900~1800

A>I

30%以下

60%以上

前工业化阶段

2

1800~3600

A>20%,且A<I

30%~50%

45%~60%

工业化初期

3

3600~7200

A<20%,I>S

50%~60%

30%~45%

工业化中期

4

7200~13500

A<10%,I>S

60%~75%

10%~30%

工业化后期

5

13500以上

A<10%,I<S

75%以上

10%以下

后工业化阶

中国

2000

855

15.1:45.9:39

36.2%

50%

工业化初期

2005

1732

12.1:47.4:40.5

43.0%

44.8%

工业化中期

2014

7575

9.2:42.6:48.2

54.8%

29.5%

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阶段

  ⑸  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构成制造业比重最高,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三产业稳步上升。但到了2013年,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2014年,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增加值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

  我国三个产业构成的变化见表7。

 表7 我国三个产业构成变化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0

30.2

48.2

21.6

1990

27.1

41.3

31.5

2000

15.1

45.9

39.0

2010

10.1

46.7

43.2

2011

10.0

46.6

43.4

2012

10.1

45.3

44.6

2013

10.0

43.9

46.1

2014

9.2

42.6

48.2

     预计2015年服务业比重将达到50%,2020年超过55%,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由目前的15%提高到30%。

  

 

       2、新的经济增长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包括节能环保、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

  ——服务业,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升级的服务业,以及满足制造业全产业链需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将加快发展。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系统的购物、金融、自媒体、创意、配送、物流等新业态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住宅建设的发展,拉动消费的新需求。

  ——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依托技术进步,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

  ——培育消费升级新热点,扩大信息消费,促进绿色消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教育、文化、体育消费,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等。

  ——国际化发展。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在保持进出口贸易稳定发展的同时,实施“一路一带”战略,依靠技术、资本的优势,实现走出去国际化发展。

  ㈣  经济新常态下的风险防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升全球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特别是国民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到中速增长阶段,市场需求不振,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企业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增长减速,资金供需矛盾加剧,经济风险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均可能出现。

  积极防范化解经济风险,保持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是宏观经济调控最紧迫的任务。

  1、积极化解货币超发所带来的系统风

  自1980年以来,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1980年我国M21934亿元,同期GDP总量4546亿元,M2/GDP比值为0.43:1;1995年M2/GDP比值为1:1;2014年M2122.8万亿元,同期GDP总量63.64万亿元,M2/GDP比值为1.93:1; 1980~2013年,我国M2年均增长21.0%,高于GDP增速的一倍以上。

  货币长期超发导致通货膨胀及资产价格泡沫,一旦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将对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必须积极应对与防范系统性风险。

  2、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

  经济发展以及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土地收入以及涉房地产税费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高房价以及高房价收入比例严重脱离了城镇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难以长期为继。对房地产业的过度投资与投机,加大了房地产泡沫风险,必须加以防范。

  3、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近五年来,我国负债规模大幅度增加,全社会总负债(政府、企业及居民负债/GDP)由2008年的147%,2013年增加到234%,2014年6月底增加到251%。

  政府负债(2013年6月底),中央政府12.4万亿元,地方政府17.9万亿元,合计30.3万亿元,负债率(政府负债/GDP)达到53.1%,如考虑下半年负债总额增加,负债率接近60%的国际警戒线。

  债务率(政府负债/政府税、费收入)2013年底为138%(IMF测算合理区间为90~150%),已接近上限。

  我国政府债务,特别是依靠房地产业发展以及土地收入作为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地方政府债务的大幅增加,债务风险加大,必须积极应对、化解与防范。

  4、防范金融风险

  贷款规模大。2013年商业银行贷款余额76.6万亿元,与GDP之比为134.6%;影子银行规模37.3万亿元,与GDP之比为66%;两者合计为GDP的200%。

  产能过剩行业,在需求增速下降,生产开工不足,效益大幅下降的形势下,为化解过剩产能,部分企业必然退出,企业倒闭与转型将进一步加速。

  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影响,金融风险加大。银行破产条例、存款保险制度的预期实施,警示我们一定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二、经济新常态下“十三五”建材产业的发展

  ㈠  经济新常态对“十三五”建材产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经济新常态对未来建材工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工业发展阶段的转型,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传统建材产品需求增长趋于饱和,都将对建材工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建材工业发展将面临重大转折。

  ——住房消费结构的升级。

  我国2013年人均住房面积,城镇达到33平米,农村达到37平米,已接近全面小康社会居住目标。与主要发达国家人均住房面积:美国62.1平米,英国38.7平米,法国44平米,德国45.5平米,日本37.3平米相比,除美国外,与其它几个国家已日趋接近,特别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英国、日本的水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到2020年也将达到或超过目前英国、日本水平。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住房面积大于30平米时,住房建设从高速增长期进入稳步增长期,从增加面积为主转为改善居住质量,住房消费需求从生存型转入舒适型。由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城镇住房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住房建设仍将保持较大规模,但住房建设的大规模增长期已经过去,住房消费结构的升级,将对建材产品的需求增长产生直接的影响。

  ——工业发展阶段转型。

  我国工业发展阶段已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发展已经达到发展的高峰期,经济增长对传统原材料的需求强度将逐步减弱,并日趋接近消费需求的饱和点。传统建材产品的需求增长空间越来越小,总量过剩的矛盾将更加突出,部分企业和生产能力面临退出市场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投资增速稳步下调。

  随着GDP增速下降到6~8%的增长区间,按照历史经验,即使投资继续保持2倍GDP增速增长,我国投资增长也要下降近10个百分点。解决我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问题,必须在保持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消费比重,适度压缩投资增长,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虽然从短期看,扩大投资仍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最直接手段,但其边际效益在降低,负面影响在扩大。以扩大投资保增长的经济调控方式,从保持经济长远稳定发展和防范经济系统风险的角度看必须转变,投资增长对建材需求增长的拉动作用要逐步降低。

  ——消费需求总量趋于达到消费饱和点。

  由于上述多重因素的影响,主要建材产品在我国2020年前后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将趋于达到消费的饱和点,建材产品的数量增长将基本达到发展的极限。从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看,在GDP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2.5%,房地产开发投资实际增长5.7的同时,水泥产量反而下降5.3%,这一趋势的出现,是否标志着水泥消费峰值的提前到来,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

  

 

       ㈡  新常态下建材发展的新机遇

  ——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在消费群体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潜力释放的同时,城市基础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规模扩大,是稳定建材产品消费市场的重要途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建材、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制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需求,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绿色建筑发展。适应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要求以及住房舒适、安全的新需求,绿色建筑材料、节能保温材料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建筑工业化对建材加工制品的新需求。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此带动建材加工制品业的加快发展,并将推动建材工业由原材料生产为主向加工制品业生产为主的转变。

  ——产业转型的新商机。传统建材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建材工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它包括传统产业以节能、减排为目标和重点的大规模技术改造,适应新需求的建材新产业发展,以及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为建材工业发展带来新商机。

  ——大规模环境治理工程的新市场。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大规模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已刻不容缓。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城市垃圾及污泥的无害化处置,使建材工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进入节能环保新产业,开拓环境治理工程新市场。

  ——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依托国内技术与产品的优势,由产品输出为主逐步转向资本、技术、管理输出为主,开拓发展新空间,探索发展新路径。

  ㈢  新常态下建材发展的重点

  ——推进产业的绿色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2020年主要产业落后生产工艺和产能基本淘汰。

  传统产业实施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全面提升建材工业能效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到2020年主要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展建材绿色环保新产业,在非金属矿尾矿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业窑炉余热利用,水泥和墙体材料行业可燃废弃物燃料替代,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污泥和有害废弃物等领域,取得更大发展与突破。

  ——适应绿色建筑发展要求,加快发展绿色建材产品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到2020年我国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重将超过30%,即年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将达到10亿平方米。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能满足绿色建筑功能要求,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荷,具有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特征的绿色建材产品。

  重点发展节能型墙体材料以及部品部件、节能门窗、节能屋面材料及部品;建筑物新风与空气净化系统设备与部件;保温隔热、密封防水、粘结交联、阻燃防火、隔音等材料及制品;节能玻璃、节水洁具等绿色建材产品及部品。

  ——适应建筑工业化要求,大力发展加工制品业

  发展适应现代化施工要求的建筑结构件、建筑墙体部品部件、屋面系统材料及部品、门、窗产品、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材料及产品。适应装配式房屋建设需要的钢结构件及配套部品部件、新型建材产品、多功能复合一体化部品等。

  ——发展建材新兴产业

  适应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深加工新产业发展。发展特种玻璃、特种陶瓷、高性能无机纤维、高性能复合材料、人工晶体和超硬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发展高纯石英材料、石墨新材料、高岭土、膨润土等纳米新材料、环保过滤净化材料、耐火材料、耐磨材料、绝缘材料、复合材料等非金属矿深加工材料及制品。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构建研发、设计、创新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加快发展建材及非金属矿地质勘探、工程咨询与设计、装备制造、备品备件供应、工程建设、设备安装及工程总承包的建材工程建设服务产业链。大力发展第三方现代物流,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发展咨询服务业,推进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规范有序发展。

  ——实施走出去发展

  在国内建材产品市场需求增长趋缓,市场增长空间有限,生产能力总量过剩的大背景下。突破建材生产能力主要在国内布局的发展格局,依托国内的技术与资本,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与市场,扩大在国外布局新的生产能力。积极推动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和玻璃纤维行业的优势企业,实现走出去发展,在境外建设生产与加工基地,稳步推进国际化生产与经营。

责任编辑: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因特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ICP证040699号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号:1101081900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Baidu
map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