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绿色建筑的价值在运维中才能充分体现 需重视全生命周期管理 |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0日|||
摘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金融沙龙(第四期)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
|||
气候变化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其发展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但在实际过程中,绿色建筑的发展仍面临成本、技术、市场接受度等诸多挑战,如何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金融沙龙(第四期)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崔愷强调,绿色建筑不仅要求建筑设计的绿色达标,更是涉及整个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要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政策、技术、市场和监管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施策,推动绿色建筑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 在城市存量更新中找突破口 记者:今年7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指出,要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推行绿色规划建设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如何看待其中对建筑行业提出的要求? 崔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政策如何实施落地。建筑行业想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重点应该是在城市存量更新中找到突破口,而不应该总是提出新标准、研究新建筑。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大拆大建,而被拆除的往往是可以被持续利用的建筑资源和材料。我认为,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违背了低碳减排的原则。在城市更新中,我们首先应该倡导绿色低碳的更新理念,努力延长现有的建筑资源使用寿命。如果拆了可用的旧建筑又重建新建筑,不合理利用旧材料,仅仅在新建筑上使用一些绿色措施就号称是“绿色建筑”,我个人是不认可的,这样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不当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最近在研究,结合普通老百姓的住房,尤其是历史城区中的危旧房,探讨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加固改造这些建筑,确保在建筑本身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建筑的使用性能,降低运行能耗,并且让旧建筑所保留的历史痕迹及所蕴涵的文化也能得到保护和延续。我认为,这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但实际操作相当困难,其中除了涉及要增加投资,还涉及对建筑的价值理念进行扭转。 按照我国对公房的财务相关规定,建筑的折旧期一般只有25年,对已经折旧完在财务账上没有价值的房子似乎就可以拆除重建,这显然和我们一般规定的建筑使用寿命不一致。如果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的折旧期就应该与建筑实际的使用年限一致,当建筑更新后,使用寿命延长了,折旧年限也应随之延长,这样建筑的价值就与财务的价值统一起来了。而有的旧建筑必须要拆除,应该对建筑垃圾的排放征收高额的排放费,一方面用于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另一方面也起到倒逼作用,使得旧建筑的加固更新比拆除更为合算。我认为,我们特别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而落实政策需要跨越多个管理部门,不仅是建筑行业,还包括财政、环保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 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就是适应气候 记者:今年住建部在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多次提及“好房子”。如何理解“好房子”,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崔愷:几年前,我们的建筑指导方针已经从原来的“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变成为现在的“实用、经济、绿色、美观。”这就是“好房子”的总体要求。 从绿色发展角度来讲,好房子不仅要节能环保,也应该给使用者带来绿色的高质量生活体验,这才能让使用者满意,而当使用者认识到建筑的绿色性能不仅有益于健康,还能降低使用成本,使用者就会慢慢自觉地按绿色标准使用自己的建筑。当然,目前绿色建筑的相关技术或多或少会增加建筑造价,绿色建筑如何更好地在市场上推广还需要相关的政策鼓励。在设计层面,我们也要努力去减少不必要的对标成本,因地制宜用更节俭的方式建造更好的房子。 好房子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长寿命,建筑的长寿命未来可以变成金融的长期收益。我认为,国家对绿色建筑的金融支持有待增加,绿色金融鼓励长线投资,而建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行业。我们在设计当中,应该通过提高建筑质量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用电量等能源消耗。一旦绿色建筑在长期运行中呈现出实实在在的价值回报,也就更容易得到绿色金融的支持。我希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政府导向下的市场行为,这样才能可持续。 记者:我国正在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绿色建筑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当前绿色建筑在施工方面还面临着哪些挑战? 崔愷:我认为,倡导城市适应气候是正确的,这不仅是城市绿色发展的方向,也是解决千城一面问题的良方。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就是适应气候,讲究因地制宜,气候适应型城市的理念与绿色建筑是一致的。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需要增强韧性,解决城市与气候之间的适应性问题,而不应该采取与气候对抗的方式。 从历史传统来说,建筑本身对气候环境就有适应性,如今因为人工技术手段干预,出现了反季节、反气候的建筑,这就造成了很多额外的能源消耗。我认为,未来我们需在城市建设与建筑设计方面,重新审视并探究如何更好地让不同地区的建筑适应当地的气候,并以此创造不同的建筑特色,进而逐步形成城市特色。 如今,我们积极倡导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作为全球光伏产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在光伏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光伏的使用也要适应气候,在不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盲目进行光伏能源建设其实是一种浪费。如果当地水资源丰富,利用水电这种绿色能源也是可取的。也要因光照条件制宜,现在节能玻璃的使用十分广泛,但在遮阳的条件下不一定需要使用Low-E玻璃,用普通中空玻璃即可,这样可以减少浪费。 记者: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绿色建筑标准的建设,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崔愷:在绿色建筑标准方面,我认为不需要全国使用统一的标准,而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气候区域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同时,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也不应该照搬国外的标准,气候不同,建设条件不同,照搬的标准不一定都能适应我们的国情。当然,在基本原理和方法上我国与国际标准都是一致的,不存在大的差异。 国际上,不同国家的绿色建筑标准是根据不同的气候区域及自然环境的条件差异而制定的。北欧因气候寒冷重视采暖保温,强调外界面的保温性能和窗墙比,而新加坡、马来西亚则因气候湿热侧重遮阳、通风和立体绿化。我希望,未来我们的标准也可以根据各地条件做出差异化的规定,我国跨越了多个气候区,采取不同的绿色建筑标准对城市及建筑进行改造,这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为契合。 做好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 记者:当前建筑行业仍然依赖于含有大量水泥的混凝土等传统建材,这些传统建筑材料在节能增效方面有哪些新的发展方向? 崔愷:总的来看,我认为应当少用、轻用、再用,将材料价值进行最大化利用。我们在设计当中倡导建筑材料的长寿化,以及建筑材料的可再生化。混凝土作为一种在建筑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材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相对经济性,不容易被其他材料全面替代。我认为,混凝土具备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的潜力,采用混凝土建造的建筑能够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一般而言,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可维持上百年,甚至可达到两三百年之久。但水泥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开采矿山,而且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进行烧制,这一过程产生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所以我们应当将已开发的资源发挥更长久的效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标号正日益提升。采用高标号混凝土有助于降低水泥的使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品质。目前,许多专家正致力于混凝土再生技术的研究,对废弃混凝土进行拆除后,通过破碎、筛选等程序,将其重新转化为新的混凝土原料,从而避免了对石灰岩的进一步开采。有的研究提出将破碎后的混凝土料用于市政工程,如铺设道路路基等,以替代开采石材。此外,清水混凝土的长效耐久性为建筑效果提供了持久保障,该材料将结构性与美学价值直接融合于建筑实体之上,减少了装饰性材料的使用,也间接发挥了节约材料的作用。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政策导向更加鼓励创新。现在很多新材料推广困难,包括可再生材料、低碳材料以及负碳材料。推广难的原因包括现有的建设规范限制、价格高昂以及缺乏鼓励机制。建筑领域的绿色科技创新也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我们需要有效地利用政策工具、金融杠杆以及社会治理的方式,共同引导建筑领域的绿色科技创新得到更好的发展。 记者:如何看待未来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在减少建筑碳排放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 崔愷:我认为,运营维护是未来提升我们城市和建筑品质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地运营维护和管理,可以让建筑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我们通常将绿色建筑的重点聚焦于设计及建造阶段,而较少涉及运营维护环节,实际上绿色建筑的价值与效能正是在运营维护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如何将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的理念转化为绿色运营的实践,这不仅需要大量的物业管理工作,还需要依托智慧化平台等多种技术手段。 我希望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建筑的运营维护。通过良好的运营维护,不仅能让绿色节能技术发挥其效应,还能让使用者和普通民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结合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存量发展战略,国家应当调整资金分配,将更多的投资从建筑领域转向城市运维管理。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