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偏弱态势,主要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指标均明显下降,产品价格低位运行。
当前,建材行业生产恢复缓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月份至5月份,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6.0个百分点。
1月至5月份,重点监测的31种建材产品中,与工业领域及终端消费关联度较大的平板玻璃、玻璃纤维纱、复合材料、卫生陶瓷等12种产品产量同比保持增长,其中平板玻璃产量4.1亿重量箱,同比增长6.9%;受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影响较大的水泥、商品混凝土、大理石板材、隔热隔音制品等19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其中水泥产量6.9亿吨,同比下降9.8%。
从营收状况来看,建材行业整体效益下降,但部分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1月份至5月份,规模以上建材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8.7%。其中,水泥行业亏损约34亿元,比上期亏损额减少,企业亏损面超过55%;技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轻质建材等新兴产业利润总额同比保持增长。此外,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带动下,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用石加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实现增长。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市场表现较好的建材产品,多为能效标杆水平较高、碳减排技术研发较为领先的品类。“在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协同发力、共同推动下,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国庆介绍,与2020年相比,2023年建材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3%,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6%。近年来,我国新建的水泥、平板玻璃生产线能效水平基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水泥行业已经实现碳达峰,建材行业有望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