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我国突发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的发生,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紧急动员、奋力抗疫,充分发挥了我国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但是目前,国内疫情尚未彻底结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国际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扩大蔓延,国际贸易和人员交往受到严重影响,国际经济呈现明显衰退趋势。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4月份以后,随着我国疫情形势的好转,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经济形势比第一季度明显好转,但今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和重大课题。
面对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国际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际贸易受到严重阻碍和中美两国经贸摩擦不断升级的现实,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放在继续扩大内需的着力点上,在发挥扩大就业、保障民生、保障市场主体、恢复扩大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发挥新一轮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方面,进行开创性工作。
党中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我国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新基建的内涵及其特点
开展新一轮基础建设的目的是对冲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着眼于促就业、保民生、提高消费水平,是为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基建绝不是搞“大水漫灌”,绝不搞房地产开发的短时强刺激措施,绝不能搞重复建设,造成新的产能过剩,而是着重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我国经济适应新一轮信息、能源、生物、材料等科技革命的要求,从而使我国经济迈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展新一轮基本建设投资和基础建设的重点是加强“两新一重”: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次新一轮基本建设投资和基础建设的内容,呈现以下特点: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显示出迎接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到来,绿色能源革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以5G、物联网、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基建”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数字通信技术的应用水平,使我国经济建立在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的转型发展基础之上,为打造数字产业链,培育数字产业集群,搭建数字技术创新联盟,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发展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构建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基础力量,为建设“数字中国”“智能中国”打下坚实基础。以新能源、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我国改变传统能源结构的重大举措,对促进消费升级,为完成三大攻坚战,改善大气环境状况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显示我们在重点建设中心城市群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更广地域的县级中小城市的发展,为发展县域经济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提升这些中小城市的市政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水平,有利于为农民进城就业生活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新市民,提高我国城镇化率,拉动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对于城市中已建成的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是为了进一步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和推进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实施必要的墙体保温、节能门窗更换、老旧管道、管网的更新、屋顶的防水设施的加强,小区地下管廊的建设、新型垃圾分类投放装置、新型保安监控设施的完善、发展养老助残事业、小区文化健身设施等等,都需要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绿色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使原有的城市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成为服务居民安居乐业的安全、绿色、环保,智能、和谐的居民之家。
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通过近年来我国加强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网,国家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网,内河航运网、航空运输网的建设,使我国国民经济运输大动脉得到空前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现代物流业和人员方便快捷流动创造基础条件。我们应当根据交通规划要求,继续织密我们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对交通体系进行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改造提升,进一步夯实我国交通运输能力的建设。
水利建设的重大工程是适应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为保障区域水资源均衡有效利用和安全度汛,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用水,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而必须采取的措施。
此外,我们为了今后的发展,一些科研的大科学装置,大型科研工程试验基地都必须尽快兴建,以适应国际新科技革命的迅猛浪潮。
在新基建中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信息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上述的基本建设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安排6000亿元。若再加上项目投入相应的社会资金,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基本建设规模。要完成这些基本建设项目,必将兴建或改建一大批建筑物和构筑物,我们建筑建材行业应当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全面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
目前,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建筑业当前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以现场工地现浇建造方式为主的传统产业,传统建造方式提供的建筑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建筑产品的需求,传统的建造方式存在着效率低、浪费多、误差大、标准低、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大等弊病。据有关资料统计,传统建筑业粗放式管理往往会造成建筑行业约50%的各种资源的浪费(包括:人力资源、各种材料物料、施工误差造成的返工、设计的不完善等)。传统粗放式的建筑业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
为此,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建筑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推动装配式建筑,建立先进建筑制造体系,实现建筑产业的绿色环保、质量标准、节约高效,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提升的目标。
早在1962年,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就提出“建筑工业化和机械化、工厂化”的概念。长期以来我们在建筑工业化,也经历了积极的探索。为提高标准化水平和建造效率,我们在预制构件、水泥和混凝土制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缺乏对建筑产品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考量,加之过去政府行政管理人为分割,缺乏协同合作等因素,造成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迟缓的情况。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约束力的加大、我国人口红利效益的减弱、人们对高品质建筑产品的需求,我们必须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实现适宜健康、低耗高效、环境和谐的发展目标。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开启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进程。要实现建筑工业化就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钢木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研发、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
装配式建筑是指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分为3种结构形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木结构。装配式建筑以“六化一体”的建造方式为典型特征,即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和应用智能化。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主要有生产效率高,建筑质量高,节约资源、减少能耗,清洁生产,噪声污染小等优点。
为此,国务院和有关职能部门、各级地方政府颁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专业规划、技术规范,大力助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据统计,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45%,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13.4%。近4年年均增长率为55%。从结构形式看,依然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在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中以剪力墙结构形式为主,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比例为65.4%。总的来看,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和规模还不尽人意,与我们规划制定的目标仍有不少差距。有关职能部门统计到2019年年末,我国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的比例大概在13.4%左右。这个数字,与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我国将力争在2025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
为何国务院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如此重视,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不能令人满意呢?
一是装配式建筑物建造成本较高。目前,据住建部统计,装配式建筑每平方米造价比现浇式建筑高出200元/平方米。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处于市场起步阶段,在预制构建的制造环节(为适应构件的吊装增加必要的钢筋的用量)、现场构件和部件连接环节(施工用工和材料消耗)、构件在施工现场的堆放环节(增加堆放场地和设备的增加)、构件的吊装施工环节等都增加了必要的成本,形成了在市场上,装配式建筑“叫好不叫座”的现象,需要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才能形成市场竞争力。
二是对建筑物坚固性耐久性有疑虑。由于,装配式建筑虽然大部分结构件、部件都在工厂生产线制造,但在施工现场,还是要进行必要的整体连接施工。在这个施工环节里,还有不少人工参与的成分,这是影响建筑物整体性、抗震性、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也是推广装配式建筑的重大障碍。
三是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涉及“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各个阶段,这就要求实施装配式建筑的企业最好熟悉EPC模式,并能熟练掌握BIM技术。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符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求,BIM技术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协同设计效率、降低设计误差,优化预制构件的生产流程,改善预制构件库存管理、模拟优化施工流程,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和维护的效率。例如,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所构建的设计平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各专业设计人员能够快速地传递各自专业的设计信息,对设计方案进行“同步”修改;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结合RFID技术,通过在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中嵌入含有安装部位及用途信息等构件信息的RFID芯片,存储验收人员及物流配送人员可以直接读取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实现电子信息的自动对照,减少在传统的人工验收和物流模式下出现的验收数量偏差、构件堆放位置偏差、出库记录不准确等问题的发生,可以明显地节约时间和成本。目前,我国建筑和建材的制造和施工企业运用BIM技术、RFID技术还不普遍,仅仅处于起步推广阶段。
四是在装配式建筑完整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仍比较薄弱,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持。
五是对广大公众和用户,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成功案例,宣传和科普工作不到位,且缺乏有效手段。
了推动装配式建筑的高质量发展,针对以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当重点确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在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工作中,我们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上下功夫。
巩固,就是要进一步巩固近年来,我们在推进装配式建筑领域已取得的成果,认真总结出在发展装配式建筑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并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不断优化和升级。
增强,就是要面对我们在推进装配式建筑过程中的不足和短板,确实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加以解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利武器”的指示精神,全面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增强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力度,对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科研、设计、制造、安装、运维等)各个环节的瓶颈问题,开发新工艺、新工法、新装备,使装配式建筑成为在推动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手段。
提升,就是要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的产品品质。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了落实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要大力采用绿色建材产品、绿色部件、绿色机电设备,使建筑物和构筑物,不但在建造过程是绿色高效环保的,而且在使用运行中也是绿色高效环保的,使装配式建筑成为安全、绿色、环保、节能、性能价格比有竞争力的高品质建筑。
畅通,就是要畅通落实各级政府对发展装配式建筑所制定的各项政策,使这些政策落实到位、工作到位,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要畅通金融、税务对装配式建筑的中小型企业资金支持渠道;要畅通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对发展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的支持;要畅通信息交流渠道,要及时向广大公众,宣传装配式建筑在推进我国建筑工业化方面的进展,宣传装配式建筑优质产品的品质和性能,使公众对装配式建筑有认同感。
二是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实现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敢于创新、科学管理、勇于奉献、爱国敬业、勇立改革创新潮头的优秀企业家。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的进程中,尚有很多困难和坎坷,更加需要行业的优秀企业家,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勇敢面对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才能,动员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群策群力,科学组织调动各种生产要素,克服发展瓶颈,脚踏实地去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
三是加强完善装配式建筑的人才资源基础。实现建筑工业化的目标离不开人才资源的供给。我们要改革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把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最新科技成果纳入相关专业的教学课程。对在职的建筑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技术工人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的在职培训,提高他们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中技能,以适应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态势。
我们要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再用4年多时间,到2025年年末,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实现我国建筑行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提供高品质绿色、环保、安全、节能的建筑。(蒋明麟)